2018華視編劇班47屆★鄭耀宗老師的【故事大綱撰寫和人物角色設定】課後筆記

 

fullsizeoutput_26d8.jpeg

 

 

每次上完課回到家都是晚上十點多了,吃了一碗泡麵,然後開始打老師的課後筆記。雖然都說鄭老師很嚴,但是個人認為不是說嚴,而是真性情,沒辦法老師也是藝術人,容易emotional啊!但是他的教學很容易觸發感動,這對編劇人來說是最珍貴的啊!沒有感動就沒有靈感。以下是頭腦好不容易清醒才寫下的筆記,趕快記錄下來......喔!忘了說,老師年輕的時候應該很像陳小春!(我說那個臉啦!)在第一排看覺得好像啊哈哈~

 

日期:2018/09/27

老師:鄭耀宗

 

回翻了一次老師所寄的「給親愛的學員們」的一封信。其實內容談到老師一直強調的「學習如何學編劇」這件事。當編劇創作遇到瓶頸時,有時我們需要回到原點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,了解自己所在說的故事是什麼、每個人物角色的特色,或者每個細節還可以怎麼發揮。並回問自己,如果換作是我,該怎麼做?為何當初要寫這部劇?透過一次次對自己作品的反覆問答,才有可能淬煉出一部好的劇本。這也呼應老師所問的:「為何要來到教室上課?我們想得到的是有別於書上的什麼?」。我自己的答案是更靈活的思考、自我辨賞能力和吸取真實經驗。因為我們從小生長在一個華人世界,這個華人世界喜歡照本宣科、剝奪學生思考能力,我們只會依照上層的指示做事,而失去了身為人最珍貴的能力,就是自我意識和創造能力。而最感動的部分是,難得會有老師願意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意見交流、反思,促進學生對於生活上的留心和編劇上的啟發。就像老師說的,創作最大的殺手就是「習以為常」。如果對於生命沒有好奇、沒有提問、感動及感嘆,哪來的靈感去寫劇本,哪來的動機讓我們來學編劇,因為我們連最基本想要傳達什麼、對生命想控訴什麼都不知道。

 

 

美國好萊塢電影與華人電影的分別

美國電影有礙於劇院播放的限制,目前的電影長度大約在90分鐘左右。好萊塢對於編劇有一套制定好的格式和流程,就是避免電影過長。如果要計算寫多少字才足夠一個九十分鐘的電影,美式大約一頁就是一分鐘。而華人電影世界沒有那麼拘束,不像美國有那麼多對於格式上的限定,並且東西方的語言和編劇方式有差異,華人電影大約300-350字為一分鐘。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還原分場,和多對照劇本和電影的方式,才會更有把握。

 

找到故事的衝突面

Syd Field《實用電影編劇技巧》中有提到「三幕劇」的技巧。依照他的說法,所有電影都可以用三幕劇的模式來套用,當第一幕進到第二幕時,會出現一個轉折點,也就是故事的衝突面發生,讓觀眾會進入到劇情中去看角色是怎麼對抗他的問題點,然後最後再出現第二個轉折點,將問題化解掉,進入第三幕的結局。而一到三幕都是三十分鐘,總共九十分鐘。在編劇時,最重要的三件事,就是主角、故事脈落和衝突點,找到故事的反面,才能引起觀眾反思。沒有衝突就沒有故事,沒有衝突故事就不精采了!

 

小說和劇本的差異

小說和劇本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於,劇本有一定的書寫格式,並且可以透過影像來傳遞。Syd Field《實用電影編劇技巧》也有提到「用畫面說故事」,而劇本雖然有文字,不僅僅是描述畫面,劇本的產生就是為了把「影像」傳遞出來;而小說僅需要透過文字來說故事即可。這兩者另一方面的差異在於,小說是非常個人的創作,僅需要自己把文字產出即可;但是劇本是依附在電影而生的,他的描述必須要能演得出來,因此在創作上,必需考量它的可行性。

 

在編劇上,有兩個重要的軸心,一個是畫面提示,另一個則是對白。對白就是人物之間產生的對話;而畫面提示即是每個角色的動作,或是對於畫面的描述,一種具體能夠呈現出來的畫面感。編劇可以透過這些暗示性的影像畫面來穩住創作的詮釋權。最厲害的作品即是交出去以後,不需要再為自己的作品進行解釋,也不要去描寫鏡頭,這些都不是編劇該做的事,一本劇本如果寫得好,不怕導演拍不出來,也不怕演員演不出來,只要心境到了神韻就會自然浮現。

 

 

何謂戲劇?

在傳統戲劇上,「戲」和「劇」是分開的。戲是可以透過表演形式呈現,「有聲皆歌;無動不舞」;而劇則是應應表演而生。需要將場景氛圍寫出來,描述出角色的感情。我們在看劇本時,也可以觀察到它有幾個基本的格式,舞台的時、空不同,場景就需要轉換,所以在劇本分場上方才會需要寫到時間、場景這樣的前景提要。

 

現今電影基本上都是「大同小異」。「大同」的部分就是:人性、人情和人事。「小異」的部分就是說設計的情節不同。這讓我想到Syd Field《實用電影編劇技巧》,裡面有一章節提到,編劇在寫故事的一開始就會設想好開頭跟結尾,就像我們要出國,一定是先決定好我們要去什麼地方,再決定要用什麼方式去。而劇本也是如此,頭尾架構好後,再設計中間的過程要怎麼抵達,這就是電影上的「大同小異」原則。

 

在故事上,我們又可以簡單分為人、動作和結局。人也就是主角;動作即是主角要行動的某件事,可能是主動也可能是被動的。最終結局,則會改變主角的人生旅程,他因為行動而產生出的結果會有兩種結局,第一種就是達到他的目的;第二種是行動之後,可能不是他真正需要或想要的結局。故事就是悲劇中帶喜,賦予悲苦中一絲希望;喜劇中帶悲,更凸顯現實和人性。就像劇本《大寒》中看似悲劇,沒有任何希望,但它在劇本最後卻有出現新生嬰兒,這便是一種希望的象徵。電影《河流》中也有類似非常深沈的「希望窗口」,也就是父子在桑拿房遇見,彼此發現對方的秘密,發現了這個家之所以會變成這樣的原因,看似悲劇的結果,對於心靈上卻是一個救贖,這就是好劇本最大的魅力所在。

 

下一篇:2018華視編劇班47屆 ★ 陸玉清老師【班級分享】每個人都有一顆圓夢的種子

下一篇:2018華視編劇班47屆★王玉鳳老師的【製作人戲劇觀點與劇本需求探討】編劇人生的經驗分享!

下一篇:2018 華視編劇班47屆★鄭耀宗老師【我們的編劇課】課後筆記

下一篇:2018【電影推薦】導演蔡明亮《河流》當愛有所框架,超具張力的結局!(內有劇透慎看!)

 

上一篇:2018 華視編劇班47屆★鄭耀宗老師的【故事大綱撰寫和人物角色設定】課後筆記

上一篇:2018 華視編劇班第47屆★鄭耀宗老師作業《口白人生》故事大綱+人物介紹(初版)

上一篇:2018 華視編劇班47屆★鄭耀宗老師的【影視編劇之葵花寶典】課後筆記

 

 

喜歡趕快追蹤:Joah H.專欄

螢幕快照 2018-07-16 下午6.42.06.png

 

arrow
arrow

    JOAH 專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